Friday, March 31, 2006

张老师谈“教育”(1)

什么是教育?
这是我问过自己很多次的问题。
教育是不是在学校里学习的众多科目?教育的衡量标准是不是每一个测验或考试的分数呢?

答案,似乎没有那么简单。

在这个世界上,相信许多人对“教育”的定义是“文凭”。
按这个说法,大学毕业生的“教育水平”就比小学毕业生来的高。
但是情况真的是这样吗?一个在正规教系统中待比较久、考取的成绩比较好的,就比较优越吗?

我想不见得。

今天我在一个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想法:教育是帮助学生“成仁”,而未必是“成材”的过程。
所谓“成仁”,简单说来,就是具备当一个有德行的好人的条件。
对于一些人来说,学业成绩的追求是一件很辛苦的事,或许他们天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弱,成绩并不出色??这就表示他们的“教育”程度就是低劣的?不。

理想的教育应当重视品德的培养和价值观的灌输,育人才是百年的大业,不是制造天才。
试问,一个人倘若连最基本的德育都没有完成,他的一身材华用错了地方,那么对社会还是没有贡献的!








Thursday, March 30, 2006

张老师谈“压力”

今天报病假在家,索性谈一谈“压力”。

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对不同程度的压力。
不同人承受压力的能力也不一样。
有人在压力的面前神情自若,有人则濒临全面崩溃。

媒体不就不时报道自杀案吗?某某人因为事业、家庭、感情等问题的困扰,自觉走投无路,便选择一了百了。甚至有人三番几次自杀不遂,被控上法庭……
死,未必能够解决问题,大多时候只是把问题推给活着的人,如至亲的家人。
这么一来,痛苦不会结束,而可能继续下去。

压力的来源太多太多了,被压力缠上时,喘不过气的反应是很正常的。
老师的偏头痛(migraine)会发作,而且有时候一痛就是一个晚上。
我会很烦躁,对人发脾气,也会责备自己(我绝对不是圣人,说出来也不妨事……)。
总之,在压力底下工作很辛苦。

但是有些时候,我还是得感谢压力的。
因为它推动我精益求精,催促我挑战自己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在面对压力的时候,也更加懂得调试自己。
虽然未必每次都做得很好,可是回顾一下,还是跌跌撞撞地熬了过来吧。

既然压力是生活中少不了的一部分,懂得如何排解多余的压力是很重要。
从深呼吸放松到练习瑜伽(yoga),都市人解压的方式五花八门。
其实,压力能否被解除,与心境有关。
它就像你手里紧握的东西,要不要放开,几乎决定于你是否愿意放手。
听起来简单?或许难度还高呢。
但是在面对躲避不了得压力时,学会用你自己的方式放松,是绝对有必要的。








Wednesday, March 29, 2006

张老师谈“博克”(Blog)

Blog的中文名,中、港、台有一串,从最简单直接的“网记”、“网络日志“到比较夸张(形象?)的“部落”、“博克”都有。
我选择了接受“博克”这个音译。
我喜欢写博克,也喜欢读博克。

写博克,全都因为学生而起。
因为有小朋友介绍,手痒了才凑一份热闹。
谁知道本以为是“三分钟热度”的事,竟然认真了起来。
不管多忙,我都要挤出一点心情、一点文字。
否则,我会坐立难安的噢……

读博克,也是小朋友“逼”出来的。
大家热心地把网址供上来,我怎么能不去走一走呢?
有些你们的文字,老实说,我看得都快晕了。
页面的设计五花八门、创意十足,这是我这个“低科技人”望尘莫及的。
当然,还有书写文字的表达差异,有时候读着读着还真的感觉到“代沟”!:P
但是我还是觉得很有趣,读一读这个时代大家的心声,也不错。

只是有一点点遗憾,没有人用中文写博克耶……
连中国小孩都用英文,让我觉得我那个“天空一片云”有点土土的。
不过没有关系吧(也只能安慰自己),反正博克是很私人的东西,我要怎么写都行。用英文?用中文?用日文?我喜欢就可以了。

最近有人讨论老师写博克的课题,认为老师也应该注意自己的“博克道德”(Blog ethics)。
老师写博克,也可以是为了抒发情感、疏解压力,这也要小心?
我想我同意一些人的看法,他们认为老师必须谨慎,避免在博克中“攻击”学生,对他们造成伤害。
私人的空间,不应该变成公开的靶场。
老师也要尊重学生,在生活和在博克里都是如此。